作者: 張慧 來源: 菏澤日報 發表時間: 2025-08-09 08:52
“眼神專注堅定,尤其在‘掛帥’核心段落,唱腔要鏗鏘果敢,嗓音要渾厚有力……”近日,走進曹縣青菏街道北邵社區戲曲班,曹縣文化館副館長馬松梅正向學員講解豫劇名曲《穆桂英掛帥》的學唱要點。
為推動優質文化資源直達基層,北邵社區以戲為媒,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建設文化書院、開辦戲曲班,形成了“引名師強根基、育骨干賦動能、活課程潤民心”的基層文化書院建設模式,打造了“周周有活動、天天有課程”的文化生活新常態。
引名師強根基 筑牢專業傳承主心骨
為建設高品質文化書院,北邵社區積極“走出去”引進專業力量,與曹縣文化館、老年大學等專業機構建立戰略合作,特別邀請馬松梅領銜組建戲曲教學培訓核心團隊。
團隊嚴格把關藝術水準,精心設計核心課程體系,著力培養社區骨干學員。他們不僅帶來深厚的藝術造詣和豐富的教學經驗,更以專業性、權威性為社區戲曲文化活動注入“強心劑”,確保書院戲曲活動的專業高度和優秀品質,成為點燃傳統文化在基層傳承的“火種”和引領方向的“燈塔”。
育骨干賦動能 激活內生管理新引擎
前些天鄰居王大姐來我家,邀我去戲曲課堂參觀學習,她還做我和其他5個人的陪練和指導老師,可比在家看電視有意思多了?!北鄙凵鐓^居民李姐在戲曲班找到了樂趣。她口中的王大姐,是社區文化書院戲曲班的5名學員骨干之一。
戲曲班精心選拔表現突出、責任心強的熱心學員擔任“文化助理員”。他們發揮熟悉社區環境、貼近居民需求、熱愛文化事業的獨特優勢,深度參與書院日常運營管理,承擔課程通知聯絡、場地設備維護等事務,既有效分擔了書院的管理壓力,更在實踐中培養了一批扎根社區的“文化志愿者”和具有潛力的“種子講師”,形成了“自我管理、自我服務、自我發展”的內生機制,為書院的長效穩定運行提供了堅實保障。
活課程潤民心 構建常態滋養主渠道
“來到戲曲班,就像在家一樣,這里聚集了一班興趣相投的好朋友,老師專業、課程全面,業余時間變得更有意義了。”一位居民說。周末,準時來上課的居民有近20名。
文化書院戲曲班以面授為主,精心構建“內容體系化、時間常態化、教學分眾化”的戲曲教學體系。內容上,以廣受歡迎的豫劇為教學核心,系統教授唱腔、身段、表演等基礎技能;同時引入舞蹈、歌劇片段賞析與學唱、基礎樂理、舞臺化妝、音樂伴奏等藝術門類,強化排練實踐與成果展示環節,以滿足居民多樣化、個性化的學習需求。時間上,實行每天晚間、周末上午準時開課制度,形成穩定、規律的學習節奏,便利中青年和老年居民參與,顯著提升學員粘性與活動持續性。教學方式上,初步探索分層教學,根據學員基礎提供差異化精準指導,確保教學實效。
一曲戲韻,滿巷溫情。曹縣青荷街道北邵社區文化書院以戲為媒,將戲曲班打造成為凝聚鄰里情感、傳承優秀文化、提升文明素養、滿足精神需求的堅實平臺與精神家園,讓高品質的文化滋養持續浸潤居民心田,涵養社區精神家園。
記者 張慧